網友建言教育綱要:先在學校內部去行政化
編者按:2010年2月28日,《教育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》意見稿公布,作為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個教育規劃綱要,《教育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》是指導目前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。為了制定該文件,教育部曾提出36個專題和四個方面20個重大問題面向社會征求意見。經教育部授權,搜狐教育頻道聯合全國30余家強勢主流媒體,聯合推出“問計于民 2010中國教育新期待”民意征集平臺,歡迎廣大網友參與。
網友建言:
搜狐社區: zhangzhg71ch
近,無論政府報告、委員提案,還是綱要都把教育行政化問題作為討論的一個焦點。行政化是我國教育發展,培養創新人才和發揮教授學者治學治校的障礙。行政化在管理上體現級別,機關處室是有級別的,老師只有職稱,行政級別在社會關系里發揮著更大的作用,因此,即使你是教授、權威在行政面前也很難有話語權(包括教學改革、包括制度、包括規則、分配制度、職稱評定等都是行政確立的),這在普通高等院校尤為嚴重。因此,行政化的確應該逐漸改變。但是我感覺行政化問題應該放到兩個層面去理解,一個是學校的行政級別,似乎這個更是重點,去掉行政級別就改變了行政化問題,是有道理的,但是這僅是問題一個層面;還有一個層面就是目前我國高等院校里人員比例不合理,后勤及行政很多都占據了教師總數的2/3,甚至還多。說明我們管理效率低下,學校的各級行政領導象政府部門一樣龐大,處級以上單位多,處長多,而且在很多普通院校都是專職行政的,盡管很多有教師職稱,但是那是從來沒上過課的,因為在學校,又是領導,所以評個教授副教授也就不言而喻了。我覺得行政化問題首要的是解決學校內部行政人員多,管理細,對老師約束多,制定了很多形式化的東西來應付檢查,比如有的學校在課程結束都要課程小結、考試分析、不管學生人數多少還要強調正態分布、限制比例,尤其評估之后這個更嚴重了,可試問寫的這些東西對教學質量有什么作用,有哪級行政人員又去認真看過老師在總結里寫到的問題,去分析過,一句話,這是規范教學的作用,是為檢查時能拿去教學材料,證明我們管理了,規范了,其實都是浪費。如果你沒按標準作,后影響的是你老師自己。這樣的行政管理問題很多,而且越來越多,我覺得改革這個層面上對教學質量更重要。就是按行政化的方式管理其實已經滲透到學校各級管理中,違背教育規律在普通高等院校更嚴重。所以,應該首先在學校內部逐漸去行政化,把處級領導約簡,二級單位行政書記等由教授兼職,具體工作由工作組來完成,不設置行政級別,轉變為一個事務部門,不能參加教師系列職稱評審,按工作年限業績來評定工資,這樣也省得擠破頭去爭行政了。
搜狐廣東省韶關市網友:
其實問題不是行政級別,關鍵是在政治、學術、福利等方面不要官本位!要如中大黃達人先生所說的,行政人員不管你多高級別,都要有為教學、科研服務的思想和行動實質,這是目前“官本位”危害的要點。
搜狐社區: stemady:
教育去行政化的要害是在學校內部的改革.恢復教授(師)在教育領域的主導地位,把學校恢復為治學,育人,引導社會前進的機構.不要把學校辦成衙門,官員主導,教授打工.取消大學級別,是大學和外界的關系,不是去行政化的要害.去行政化的要害是按辦大學的規律管理大學,不是按行政管理的模式管理大學.在大學提高廣大教授在辦大學過程中的地位和權力。
搜狐社區: zhangzhg71ch:
高等教育改革去行政化問題,其實是一個將教育回歸到學術管理上道路的問題,改變行政手段的干涉,違背教育規律辦事,去掉教育功利化的問題。建議逐漸減少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員,將龐大的處級部門變為執行部門,改變學校行政領導的管理模式,消除校內不公平的分配制度。
搜狐北京市網友:
取消高校行政化是找到了高等教育的癥結,應該拿出時間表。首先應該遏制高校內處級干部占職工總數(注意是編制內職工)屢屢超過20%的現象,立即出臺文件,把該比例定在8%以內。其次,取消高校行政級別,在此基礎上建立教授治校的現代高校管理模式:建立教授會,對學校的建設管理起決定作用,黨委領導下的校班子考核和聘用教授。
(本文來自:搜狐網)
上一篇 : 有關教育部回應“取消統一高考”的說法
下一篇 : 中國教育改革——破冰之旅